摄影:安伟鹏 报道:王璋
3月16日、17日、21日,政治与历史学院分别邀请了山西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中共山西省委组织部党建研究会特邀专家、山西省晋商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山西省历史学会副会长高春平研究员,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生导师、经济史硕士导师组组长乔南副教授,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跃先教授作了专题学术讲座。政治与历史学院院长王淑琴主持讲座,该学院部分师生到场听取了讲座。
16日,高春平研究员作了以“‘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的家风政绩及其历史启示”为主题的专题讲座。讲座中,高春平研究员将现实与历史紧密结合,一方面为大家展现了一位爱国爱民、廉洁自律、勤政苦干的古代清官形象,说明古代家风家训对于为官者官德的形成以及官德建设具有的引导和启蒙作用,另一方面又深入探讨了以于成龙为代表的古代廉吏对当下构建良好政治生态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17日,乔南副教授作了题为“清代山西地区的城市集聚问题研究”的专题讲座。讲座中,乔南副教授首先从人口、产业、资本等方面对“集聚”的概念进行了介绍,随后又对清代山西晋北、晋中、晋南、晋东南四个区域的市镇“集聚”问题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帮助师生更好地了解了清代山西地区的城市集聚对于山西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21日,赵跃先教授为政治与历史学院全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了题为“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的思考”的学术讲座。赵跃先教授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指示入手,重点围绕高校思政课教师怎样讲好思政课、如何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关于如何讲好课,他讲道,思政课教师要准确把握思政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着力讲清楚重点和难点,认真把握思政课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提升教师的政治业务水平,把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关于如何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他认为,搞好科研是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和教师个人成长的需要,因此科研工作不能忽视。教师要有对科研的热情,对学生的爱,广泛涉猎各方面知识,利用网络平台不断学习,积极参加教育科研实践,有团结协作精神。最后,赵跃先教授从论文的选题、文献的梳理和使用、论证的逻辑、论文的修改和查证、论文的结尾、学术规范等方面谈了他多年从事研究工作的心得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