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李新莉
3月31日下午,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特邀国家督学、山西省学校安全教育中心主任、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董新良教授作了题为“社会转型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术讲座。讲座在清雅苑①217教室举行,由教科院副院长智银利主持,全体教师聆听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董新良教授首先勉励我院教师要做一名有激情有信念有智慧的教师。接着,他重点讲述了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走进“时代”。董教授分析了当今社会转型的基本特征,指出教育作为最重要的社会领域之一,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质量等目前也面临着重要的变革;在历数中国教育变革基本历程的基础上,他指出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紧迫任务。二是认识“教师”。董教授指出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必须做到自我确认、专业确认与职业确认。他从专业情意、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方面解析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构成,从教师职业专业化与个体专业化角度阐述了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界定了高校教师的专业标准。三是努力成为一名优秀教师。董教授认为,高校教师必须将教师职业作为“事业”来对待,予以全身心的投入;必须以研究的态度对待一切,具有“问题意识”;此外还要做一个有生活激情、有教育信念、有教育智慧的教师,努力形成属于自己独特的“教育风格”。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适应社会发展、受学生欢迎的优秀教师。
最后,董教授就“如何提高教科研水平成为一名高素质教师”与我院教师进行了互动,并就具体的实例详细解答了教师们提出的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困惑与问题。
讲座中,董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厚的学术功底、缜密的思维与清晰的论证给在场教师留下了深刻印象,老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董新良,国家督学,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山西省学校安全教育中心主任。
董新良教授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负责人、山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负责人、山西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主持人、山西省学校安全教育中心负责人;兼任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政策与法律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山西分会副会长、山西省高中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山西省示范高中建设专家组成员、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兼职研究员等职。多次获得“山西省优秀辅导员”、山西省高校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山西省基础教育改革先进个人、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董新良教授长期以来坚持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致力于教育基本理论、教育法律与政策、教师教育、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和学校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10余项,以骨干成员身份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课题研究2项,在国内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撰写论著、教材等4部,获省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5项。